了解「毛利率」:為什麼營收高達 100 億卻破產下市?

報章雜誌充斥著「營收創新高」
但股價卻不一定上漲
看到新聞媒體報導某某公司營收創新高,
似乎是一件很棒的消息
投資者很容易看到消息就買進股票
然後卻發現,
股價不一定會漲?
因為,
賺不賺錢 跟營收高低並”無相關”
利潤才是做生意獲利的關鍵,
我們通常會看 3 個比率:
毛利率、營業利益率以及淨利率
今天先介紹毛利率相關資訊
毛利率是什麼?
》毛利代表產品可以賺多少錢
收入 – 成本 = 毛利
毛利率 = 毛利 / 收入 x 100%
假設開一間豆花店,
一碗賣 50 元,一個月賣 200 碗,
所以營收就是 50 元 x 200 碗 = 1 萬元
買黃豆、珍珠、糖還有瓦斯等成本,
總共 2 千元,
所以毛利就是 1 萬 – 2 千 = 8 千。

毛利率公式?
毛利率 =(營業收入-營業成本)/營業收入 x 100%
以上述的豆花店例子來看,
毛利 = 8,000
毛利率 = (8,000/10,000) x 100% = 80%
毛利率越高越好?
毛利率在同產業來看,越高代表越具有競爭力,
但如果在不同產業間,則因為特性不同,
就不能互相比較,好比蘋果跟西瓜哪一個好?本身不具比較意義。
因此在比較毛利率時,要判斷好壞,可以從兩個方面評估:
- 跟同業相比
- 跟過去的自己相比
若表現比上述兩項好,我們就可以說這間公司具有競爭力。
不同產業的毛利率
軟體業、需要靠腦力的產業毛利普遍偏高,高達 80% ~ 90% 是常有的事情,
同時研發費用也很高,研發費用就好比是製造業的製造成本一般。
例如數字(5287)長期毛利率都超過 70%以上,
所以不是看到高毛利就可以買進,
先跟同業以及過去的自己相比才更為準確。
而像是製造業成本很高,
特別是電子業代工毛利都普遍偏低,
所以有茅山道士(毛利3~4)、毛利小五郎之稱。
因此不同產業是不能互相比較毛利率高低。
毛利率 |
2021年 | 2020年 | 2019年 | 2018年 | 2017年 |
數字(5287) |
73.3% | 77.61% | 78.68% | 79.13% | 78.4% |
仁寶(2324) |
3.36% | 3.38% | 3.46% | 3.16% | 3.6% |
毛利率的應用案例分享
》營收創新高 最後卻下市?
以勝華(2384)的例子跟大家分享,
營收高的假象,造成現今已經下市了
【故事開始囉…】
》勝華(2384) 2011 年營收創歷史新高
觸控面板廠勝華(2384)(備註:104年已下市)
受惠於蘋果 iPad 銷售傳出佳績
利多消息滿天飛,
在 2011 年 12 月的時候營收衝破百億元,
創歷史新高,投資人無不歡喜。

(圖片來源:蘋果日報)
》營收破百億,但財報公布後卻是虧 18.7 億元
報紙聳動報導營收創新高,
然而在財報公告後,
卻發現竟然是大虧 18.7 億元,
到底是怎麼回事,
賺 100 億元最後竟然還賠 18.7 億元,
讓人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

(圖片來源:勝華100年財報)
》原來是因為「毛利太低」,陷入虧損
在 2011 年 12 月單月營收 100 億元以上,為歷史新高,
但在 2011Q4 單季的毛卻是 -4.9%
全年毛利率也不過 2%,
真的是少得可憐,
毛利率為負數意思就是每做一個產品就賠一個,
所以訂單越多反而虧越多
當報紙瘋狂報導全年營收 937 億元創新高之後,
財報卻顯示 2011 年全年度毛利只有 23.87 億元
然後再扣除營業費用 39.88 億元,
就已經是虧損狀態了,
所以營收高真的不代表會賺錢啊

股價也應聲倒地,虧損太大最終慘遭下市
毛利率低,陷入虧損,
勝華(2384)股價也一仗千落,
從 2011 年的 57 元,
到 2014 年的 1.83 元,
最終在 2015 年的時候下市了。
高毛利的意義
》代表產品有優勢
製造業的成本都非常高,
所以毛利普遍都不高,
也就是說,誰的毛利率高,
能就有競爭優勢,
以光學股大立光(3008)以及新鉅科(3630)為例子,
大立光的毛利率一直都是鏡頭產業的第一名,
因此股價也是穩坐第一,
在 2019/3 股價高達 4400 元左右
反觀新鉅科,
毛利起伏相當大,
最慘的時候竟然毛利 -71%,
終於在 2018 下半年毛利轉為正數了

成本下降,毛利提高,股價也上漲
還記得一開始有提到毛利的公式:
收入-成本 = 毛利
所以毛利要高,有兩個方法:
(1) 收入提高
(2) 成本降低
如果是單價提高,進額增加收入,
這不是長久之計,客戶會流失,
更好的方法就是降低成本,
常在聽到 良率 多少,就是成功率有多少。
改善產品良率後,
新鉅科(3630)股價也上揚。
在 2016 年底~ 2017 年初 毛利率翻正,
股價從 21 元上漲至 45 元,
將近 118% 的漲幅,
近期表現也非常強勁,
在 2018Q3 單季毛利率上漲至 16%,
在 2019 年股價上漲 57%,突破 100 元。

快速結論:
- 賺不賺錢 跟營收高低並”無相關”
利潤才是做生意獲利的關鍵 - 高毛利,代表產品有競爭優勢
- 毛利提高,股價也容易上漲
文中個股僅為研究教學使用,並無推薦買賣之一
《延伸閱讀:財報教學系列》